译文
蓼花红艳繁簇,芦叶衰黄枯败,夜深了,白露开始下降。秋高云淡,境界空阔,楚江一片清澈。独自乘着小船,悠然穿行在烟雾缭绕的沙洲与水岸之间。垂钓江中,悬着细钩的丝线,慢慢地从水中拉起,仿佛牵动了满潭的星光。
当小船行在水上的时候,不时地吹着横笛,有清风明月相伴,仿佛忘却了形体的存在。任凭他人笑我这漂泊不定的生活,如同浮梗飘萍。酒刚喝过不妨醉卧,世间尘劳之事,有谁愿意倾听呢?江风渐渐平息,太阳已高挂天空,而我仍未起身,还躺在枕上酒意刚醒。
注释
满庭芳:词牌名。双调九十五字,前片四平韵,后片五平韵。又有“满庭霜”“锁阳台”等别名。
红蓼(
词作上片写楚江垂钓,犹如一幅清江月夜独钓图。“红蓼花繁,黄芦叶乱”,写蓼花盛开,芦叶凋零,对仗工稳,色彩明丽。“夜深玉露初零”一句,点明季节和时间。作者选取了三种最能表现秋江夜色的典型景物,透过设色的明与暗,造境的野而幽,烘托出江边的凄清气氛。这是写地上所见。
接着再对秋夜江天作大笔的渲染。“霁天空阔,云淡楚江清”。秋高气爽,天空如洗,云朵悠然,楚江碧波荡漾,水天相接,展现出一幅辽阔而清澈的秋日江景。尽管秋景中不乏败芦残苇,却并未引发悲秋之情,反而因这份自然的真实与和谐,更显秋之韵味。前五句纯以景语铺陈,实则情深意远,秦观巧妙地运用借景抒情的手法,将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致
这首词应当作于宋哲宗绍圣四年(1097年),当时秦观谪处郴州(今属湖南)。秦观在宋元丰元年(1078年)落第后,曾受到世俗的讥笑。这让他感到甚为痛苦,常借助饮酒麻痹自己的心灵。此时谪处郴州,这种痛苦心情依然萦绕于其心头。
是岁十月之望,步自雪堂,将归于临皋。二客从予,过黄泥之坂。霜露既降,木叶尽脱, 人影在地,仰见明月,顾而乐之,行歌相答。
已而叹曰:“有客无酒,有酒无肴,月白风清,如此良夜何!”客曰:“今者薄暮,举网得鱼,巨口细鳞,状如松江之鲈。顾安所得酒 乎?”归而谋诸妇。妇曰:“我有斗酒,藏之久矣,以待子不时之需。”
于是携酒与鱼,复 游于赤壁之下。江流有声,断岸千尺;山高月小,水落石出。曾日月之几何,而江山不可复 识矣。予乃摄衣而上,履巉岩,披蒙茸,踞虎豹,登虬龙,攀栖鹘之危巢,俯冯夷之幽宫。盖二客不能从焉。划然长啸,草木震动,山鸣谷应,风起水涌。予亦悄然而悲,肃然而 恐,凛乎其不可留也。反而登舟,放乎中流,听其所止而休焉。时夜将半,四顾寂寥。适有 孤鹤,横江东来。翅如车轮,玄裳缟衣,戛然长鸣,掠予舟而西也。
须臾客去,予亦就睡。梦一道士,羽衣蹁跹,过临皋之下,揖予而言曰:“赤壁之游乐乎?”问其姓名,俯而不答。“呜呼!噫嘻!我知之矣。畴昔之夜,飞鸣而过我者,非子也 邪?”道士顾笑,予亦惊寤。开户视之,不见其处。